每日快讯!普法花灯唱响“文法并济”乡村和谐新曲
来源:中国县域经济报    时间:2023-04-11 19:54:37


【资料图】

自普法强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,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小街镇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特色优势,唱花灯、立村规、讲段子……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法治宣传进行到底,解锁普法新花样,营造出尊法、学法、守法、用法的良好氛围,擦亮了乡村和谐底色。

普法融入非遗 以文化人

小街镇依托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,将“花灯”文化寓于镇域法治文化宣传中。邀请小街镇退休老干部填词谱曲《全民反诈一条心》,通过电信诈骗等小故事以案释法、以案普法,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短故事、小节目,并与小街本地乡土人文精华巧妙相结合,将法律知识编成花灯歌舞,演给群众看,让大家在寓教于乐中收获法律知识,将人群密集场所和小广场、小舞台作为专场巡演选址,将“法”送到辖区各个角落,实现普法零距离。形成了独具小街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。通过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,构筑法治文化高地,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法律知识,真正把“‘送法下乡’落到实处。目前,相继开展了小街社区专场、白沙村小广场专场等回演出2场次,观看人数达300余人次。

法治植入村规 以法治理

小街镇辖区内各村村规民约植根于村实际情况,凝聚着村民的共同道德、情感、精神和价值观念,秉承儒家思想,植入法治精神,用文化引导群众向上向善,借法治自治促进乡村振兴,“讲文明,弘向善”“讲道德,守法律”让村规民约与法律有机衔接,让文化和法治交融,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约束性,在实现自我教化、矛盾化解、移风易俗、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,形成了良好的乡村和谐氛围,提升了乡村社会治理能力,营造了风清气正的乡村秩序。与此同时,相继开辟福海村小广场、李官村法治文化长廊、哈前村初心廊、积德村议事厅等一系列法治文化相融合的主题阵地,让文化有阵地,让法治有根基,“润物细无声”促进法治习惯的养成,提升群众法治文化素养。

普法依托新媒 以文传法

为了满足让普法受众更广泛、群众认可度更高,小街镇在开展普法花灯巡演的基础上,推出“嘉玲说法”系列微视频,将“法律语言”变为“方言俚语”,聚焦大家最关心的法律问题、回应大家最上心的法律需求,向群众宣讲民法典、法律援助法中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,并结合身边的真实案例,将群众关心的电信诈骗、外出务工薪资被拖欠、婚姻矛盾、邻里纠纷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解读,引导群众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,营造良好法治环境。目前,已正式推出“嘉玲说法”系列微视频2期,吸引群众点击量逾1000人次。同时,通过“悦读小街”微信公众号及时收集群众反馈意见,按照群众意愿提供“点单式”普法宣传活动,让群众在多种多样的休闲娱乐中感受法治力量,让法治融入生活,有力促进法治文化共建共享、惠民便民、入民心、润民生,持续推动普法强基入脑入心。(记者 郑义 通讯员 李若琳 李勉)

X 关闭

Copyright   2015-2023 非洲资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8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